浏阳市华文烟花制造有限公司
联系我们

浏阳市华文烟花制造有限公司
联系人:张圣文
手  机:13975870099
电  话:0731-83850538
传  真:0731-83851891
Q    Q:86574631
邮  箱:86574631@qq.com
网  址:www.huawenyanhua.com
地  址:浏阳市澄潭江镇洲田组


新闻资讯
花炮的历史
    1、最早的“爆竹”,是火烧竹子所发出的爆裂声。《荆楚岁时记》载:“燃火投竹,爆破有声,能辟恶魔”。
    2、唐朝初年,“药王”孙思邈(公元581-682年)最早记叙了把硝石、硫磺、含炭物质混合在一起创造火药的“硫磺伏火法”。传说孙思邈曾隐居浏阳。浏阳城东历来有“孙隐崖”、“洗药桥”等地名,有“升冲观”(前两年重修)。如今还新建有“思邈公园”。
    3、唐初,萍乡市上栗县小水村李畋(生于公元601年)为驱除瘟疫,将火药装在竹筒中,用引线点燃起爆,发出更大的响声和浓烈烟雾,驱散山岚瘴气。这是“装硝爆竹”的雏形。李畋因此被奉为“花炮始祖”。
    4、宋代,民间开始用纸筒装裹火药,并用麻茎编结成串,做成“编炮”。这种传统工艺一直延续近千年。
    5、清康熙《浏阳县志》记载:“后人卷纸作筒,实以硝磺,名为大爆竹,馈遗者,号曰春雷。往岁小除夕,响声不绝。”——在此,爆竹已广泛用于送旧迎新、婚丧嫁娶等场合。
    6、清末民初,浏阳县城商人李熙雅“恢复和发展先祖失传技艺”,制作出焰火四射的“烟花”。当时一个名为“地老鼠”的品种,一直流行到上个世纪末。
    7、20世纪80年代初期,浏阳开始研制出具有国际水准的“礼花弹”,完成了由“玩具烟花”到“大型烟花”的飞跃。此后,“浏阳花炮”频频亮相于国内国际的大型烟火表演,让这个世界黑色的夜空光芒四射!“上栗国际花炮节”2010年4月16-18日在花炮鼻祖李略故乡上栗举行。主题以“科技烟花、神奇上栗”为主题,展现了现代科技在烟花制作和燃放技术。
    8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,浏阳的烟花开始出现电子点火头,为实现烟花燃放由电脑控制,电子,遥控点火提供了必备的条件,使现代烟花,焰火燃放更加安全,表演形式也更加艳丽,丰富多彩。
    9、“上栗国际花炮节”2010年4月16-18日在花炮鼻祖李略故乡上栗举行。主题以“科技烟花、神奇上栗”为主题,展现了现代科技在烟花制作和燃放技术。实现烟花燃放由电脑控制,电子,遥控点火,使现代烟花,焰火燃放更加安全,表演形式也更加艳丽,丰富多彩。
版权所有:浏阳市华文烟花制造有限公司 联系人:张圣文
手 机:13975870099 地 址:浏阳市澄潭江镇洲田组   湘ICP备15003528号 技术支持:湖南竞网